AI 时代已经拉开序幕
以海外 AI 应用开发龙头 C3.AI 为例,各行业 AI 应用相关需求高景气。据 C3.AI 官网,公司认为 2022Q4(对应 FY2023Q3)开始的 AI 浪潮是过去三年未有的巨大变化,AI 相关的解决方案、应用开发需求在各行各业间快速涌现,公司重建并大幅扩展了业务伙伴生态,与谷歌云、AWS、微软 Azure 等 236 家公司建 立 AI 领域的深度合作,这驱使着公司收入在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后重回 8%。我 们认为,以 AI 发展更快的美国市场为前瞻,AI 应用爆发有望带动相关计算机公司收入增长。
AI 软硬件产业链齐头并进
海外已有成熟云-边-端+AI 的产业蓝本。据火石创造,AI 产业链分为 1)基础层: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,通过海量数据形成人工智能产业数据获取(传感器)、数据存储(云计算)、数据处理(芯片及云技术)能 力;2)感知层: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中间层,通过机器感知及算法实现基础数据与前端应用的紧密关联;3)应用层: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的应用,是人工智能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深度改造及赋能。在英伟达 GTC2023 发布会中,英伟达展示与微软、AWS 等公司在云(DGX Cloud)-边(算力中心)-端(各类 AI 芯片)和 AI 应用(如 Picasso)深度合作的产业链蓝本。
我们认为
当前的 AI 如同 1990 年代的操作系统:操作系统协调复杂硬件为软件开发做基础,当前的 AI 已经初步拥有 AGI(通用 AI)的雏形是协调全球硬件、软件、数据等构建强大基础平台,拥有成熟的软硬件产业链可以协同发展,并且同时 Plugin 插件将成为 AI 时代的编程工具链,海量应用需求爆发拐点已现。
“AI+”正全面渗透
国内政策持续推动 AI 技术赋能各行各业。目前国内非常重视解决 AI 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,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场景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。随着我国在数据、算力、算法及模型的基础层资源与研究积累日益丰富,使得 AI 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,还可以为各行业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,为开展下游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22 年,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及通知,持续加强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工作的统筹指导,规范与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建设,实现 AI 与实体产业经济的深度融。
国内 AI 市场增长拐点
未来五年进入复合增速 26%的高增阶段。 据艾瑞咨询,若定义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为 AI 应用软件、硬件及服务三部分,则 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 1958 亿元,目前中国大型企业基本都已在持续规划投入实施人工智能项目,未来随着中小型企业的普遍尝试和大型企业的稳健部署,在 AI 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的背景下,AI 芯片、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视觉解决方案、智能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决策智能应用等细分领域增长强劲。2027 年人工 智能产业整体规模可达 6122 亿元,2022-2027 年的相关 CAGR 为 25.6%。